您的位置首页 >精选百科 >

张璪山水画作品(张璪)

您好,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张璪山水画作品,张璪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「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」这句话,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,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。

2、简单的说,「造化」是指大自然,「心源」指的是内心的感悟。

3、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,再结合内心的感悟,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。

4、 张璪,生卒年不详,可能是盛唐时的人,和王维同时期或稍晚。

5、擅用水墨画山水松石,画松曾以手握双管,一时齐下,一作生枝,一为枯枝,使人有「润含春泽,惨同秋色」的感觉。

6、有一句成语「双管齐下」,可能典出于此。

7、 和「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」这句话相似而易被混为一谈的,前有六朝的姚最,后有北宋的范宽。

8、 姚最(公元535-602年),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,在他的作品《续画品录》中提到:「学穷性表,心师造化。

9、」「性」指的是「本质」,「表」指的是「现象」。

10、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,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。

11、这里的「造化」,除了指自然风景外,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「大自然运行的法则」之义。

12、 范宽(?-1026),北宋山水画四大家之一,早年学五代的荆浩及北宋前辈李成。

13、虽然有所得益,总认为「尚出其下」,便决意到大自然中「对景造意」,强调「写山真骨」,终于自成一家。

14、他住在终南、大华山的林麓间,常常为体会山川之真貌,独自入山林经旬不归,深入观察、写生,所以他得山川之真貌、真情和真骨,人亦磊落不羁如山如川,画出了中国山水画最有名的作品《溪山行旅图》,表现出一种山川凝重森然逼人的阳刚之美。

15、范宽以一句话总结他的领悟:「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,吾与其师于人者,未若师诸物也,吾与其师于物者,未若师诸心。

16、」(《宣和画谱》)这里的「物」,指的也是大自然。

17、意指临摹古人的画法,不如直接向大自然学习,而只知学习大自然的外貌、表象,又不如从自己的生活体会、心灵上的感受,去汲取创作的养份。

18、 不过,这是范宽在「师法古人>师法自然>师法自心」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后,得出的结论。

19、如果初学者只知以自心为师,目无古人,对自然又疏于观察与写生,那恐怕将会走错路了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