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 >精选百科 >

宋代五大名窑(五大名窑分别是什么)

您好,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宋代五大名窑,五大名窑分别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宋代五大名窑瓷器 张京梅 定窑 定窑为宋代“五大名窑”之一,为民窑。

2、始建于唐,兴盛于北宋,终于元代,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。

3、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、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,这里唐代属定州,称为定窑。

4、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,瓷质细腻,质薄有光,釉色润泽如玉。

5、黑釉、酱釉称为“黑定”、“紫定”,也别具特色,制作精湛,造型典雅。

6、花纹千姿百态,有用刀刻成的划花,用针剔成的绣花,特技制成的“竹丝刷纹”,“泪痕纹”等等。

7、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,发现刻有“官”、“尚食局”等字样,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。

8、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、民钧窑。

9、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。

10、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(时称钧州),故名钧窑,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,烧制各种皇室用瓷。

11、 钧瓷两次烧成,第一次素烧,出窑后施釉彩,二次再烧。

12、钧瓷的釉色为一绝,千变万化,红、蓝、青、白、紫交相融汇,灿若云霞,宋代诗人曾以“夕阳紫翠忽成岚”赞美之。

13、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,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,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,称为“窑变”。

14、因钧瓷釉层厚,在烧过程中,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,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,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,故称之为“蚯蚓走泥纹”。

15、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“花石刚”之需,以花盆最为出色。

16、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,窑址至今没有发现。

17、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,大观年间,釉色以月色、粉青、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。

18、官瓷胎体较厚,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,釉面开大纹片。

19、这是因胎、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。

20、瓷器足部无釉,烧成后是铁黑色,口部釉薄,微显胎骨,即通常所说的“紫口铁足”。

21、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。

22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,十分珍稀名贵。

23、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,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。

24、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、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、龙泉县各建一窑,哥哥建的窑称为“哥窑”,弟弟建的窑称为“弟窑”,也称章窑、龙泉窑。

25、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,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。

26、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,俗称“开片”或“文武片”。

27、细小如鱼子的叫“鱼子纹”,开片呈弧形的叫“蟹爪纹”;开片大小相同的叫“百圾碎”。

28、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,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,故有“金丝铁线”之说。

29、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,也具有“紫口铁足”。

30、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,釉色主要有粉青、月白、米黄数种,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,是为上品。

31、器形以洗、炉、盘、碗为多。

32、 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,前后不足20年。

33、窑址在河南汝州(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),因此而得名。

34、 汝窑以青瓷为主,釉色有粉青、豆青、卵青、虾青等,汝窑瓷胎体较薄,釉层较厚,有玉石般的质感,釉面有很细的开片。

35、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,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。

36、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,以洗、炉、尊等为主。

37、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,因此非常珍贵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