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凤捷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,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过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证明进程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,是筛法、圆法、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。
2、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,就像“缩小包围圈”一样,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。
3、1920年,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定理“9+9”,由此划定了进攻“哥德巴赫猜想”的“大包围圈”。
4、所谓“9+9”,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:“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,都可以表示成其它两个数之和,而这两个数中的每个数,都是9个奇质数之积。
5、”从这个“9+9”开始,全世界的数学家集中力量“缩小包围圈”,当然最后的目标就是“1+1”了。
6、1924年,德国数学家雷德马赫证明了定理“7+7”。
7、很快,“6+6”、“5+5”、“4+4” 和 “3+3”逐一被攻陷。
8、1957年,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“2+3”。
9、1962年,中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“1+5”,同年又和王元合作证明了“1+4”。
10、1965年,苏联数学家证明了“1+3”。
11、1966年,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“1+2”,也就是:“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,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,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,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积。
12、”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“陈氏定理”。
13、由于陈景润的贡献,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“1+1”仅有一步之遥了。
14、但为了实现这最后的一步,也许还要历经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。
15、有许多数学家认为,要想证明“1+1”,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,以往的路很可能都是走不通的。
16、扩展资料猜想提出1742年6月7日,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,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:随便取某一个奇数,比如77,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,即77=53+17+7;再任取一个奇数,比如461,可以表示成461=449+7+5,也是三个素数之和,461还可以写成257+199+5,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。
17、例子多了,即发现“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。
18、”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。
19、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,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。
20、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: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。
21、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。
22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哥德巴赫猜想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世界三大数学猜想。
今天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有帮助。
标签: